Share on my studies and understanding on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p/s i was an engineering student ^^)
Sunday, January 6, 2008
Coming up soon!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6/2008 02:44:00 AM
0
comments
Warren Buffett Investment Approach
Buffett's philosophy on business investing is a modification of the value investing approach of his mentor Benjamin Graham. Graham bought companies because they were cheap compared to their intrinsic value. He was of the belief that as long as the market undervalued them relative to their intrinsic value he was making a solid investment. He reasoned that the market will eventually realize it has undervalued the company and will correct its course regardless of what type of business the company was in. In addition he believes that the business has to have solid economics behind it.
The following are some questions to determine what business to buy, based on the book Buffettology by Mary Buffett:
- Is the company in an industry of good economics, i.e., not an industry competing on price points.
Does the company have a consumer monopoly or brand name that commands loyalty? Can any company with an abundance of resources compete successfully with the company? - Are the earnings on an upward trend with good and consistent margins?
- Is the debt-to-equity ratio low or is the earnings-to-debt ratio high, i.e. can the company repay debt even in years when earnings are lower than average?
- Is ROE consistent over its history, more than 12%, and high compared to the industry average? Or does the company have high and consistent Return on Total Capital?
- Does the company retain earnings for growth?
- The business should not have high maintenance cost of operations, low capital expenditure or investment cash outflow. This is not the same as investing to expand capacity.
- Does the company reinvest earnings in goo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oes management have a good track record of profiting from these investments?
- Is the company free to adjust prices for inflation?
Buffett's next concern would be when to buy. He does not hurry to invest in businesses with undiscernible value. He will wait for market corrections or downturns to buy solid businesses at reasonable prices, since stock-market downturns present buying opportunities. He is conservative when greed and speculation is rampant in the market and he is greedy and aggressive when others are fearing for their capital. This contrarian strategy is what led Buffett's company through the Internet boom and bust without significant damage, although critics have also noted that it may have led Berkshire to miss out on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n he asks at what price is the business a bargain, and his answer typically is when it provides a higher rate of compounded return relative to other availabl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Buffett has coined the term "economic moat," preferring to acquire companies that posses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ver their competitors.
Warren Buffett's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are a very valuable source in understanding his investment style and outlook.
From warrenbuffett.com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6/2008 12:57:00 AM
0
comments
Labels: Investment, Warren Buffett
Saturday, January 5, 2008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2 Warren Buffett (as of Oct 2007 by Forbes)
Age: 76
Fortune: self made
Source: Berkshire Hathaway
Net Worth: USD$52.0 bil (Net Worth: USD42.0 bil in 2006)
Country Of Citizenship: United States
Residence: Omaha, Nebraska , United States, North America
Industry: Investments
Marital Status: married, 3 childre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Bachelor of Arts /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Nation's most beloved investor married longtime girlfriend Astrid Menks on his 76th birthday last August. Had long promised to give away his fortune posthumously. Then last June announced he had irrevocably earmarked the majority of his Berkshire Hathaway shares to charity. At the time the gift was worth $31 billion; believed to be the largest gift in history, it will go mostly to the Gates Foundation. Son of Nebraska politician delivered newspapers as a boy. Filed first tax return at age 13; claimed $35 deduction for bicycle. Studied under value-investing guru Benjamin Graham at Columbia, learned to hunt for undervalued stocks. Bought control of textile firm Berkshire Hathaway 1965; added insurance underwriting for the investable float. Today holding company has insurance (Geico, General Re), apparel (Fruit of the Loom), utilities (MidAmerican Energy), home furnishings (R.C. Willey). Also has noncontrolling stakes in Anheuser-Busch, Coca-Cola, Wells Fargo. Despite gifts, the Oracle of Omaha is $10 billion richer than last year: Berkshire stock up 22% in past 12 months.
Distribution of Billionaires by Residence
Diameter of disc reflects size of fortune. The red disc indicates Warren Buffett
From forbes.com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5/2008 07:48:00 PM
0
comments
Labels: Warren Buffett
Online Movie
Instruction: Select a favourited movie from the list, right-click your mouse and click on the first command to play it.
提示:从右方列表选取影集,右击滑鼠选取第一指令播放。
Warning: You will be requested to install plugin in order to play movie! Malware free!
警告:您将被要求安裝插件,以便播放影集! 無惡意插件!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5/2008 06:01:00 AM
0
comments
Labels: movie
Friday, January 4, 2008
你的钱多少年可以翻一番
如果你现在有20万元的现金类资产,假设你的年投资收益为15%,实现翻番达到40万元需要多少年?这时很多人会说,大概需要七、八年吧。但实际呢,计算复利因素,只需要4.8年便能从20万变成40万!这其中有一个理财的72法则。也就是说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年)=72÷年收益(不计百分号)。
现在我们计算一下目前通过正常投资途径实现翻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
1、储蓄。当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25%,税后为1.8%,假设利率保持不变,则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72÷1.8=40年。
2、国债。因为国债很少有一年期的,所以我们以加息后的三年期凭证式国债计算,利率为3.37%,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3.37=21年。
3、开放式基金。当前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有诸多业绩优秀的基金,如果选择一只好的基金,其回报率为8%,则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8=9年。
如果选择了大部分的基金,其回报率为2.5%,则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2.5=28.8年
如果不幸选择了一只亏损基金,只能期望保本了
4、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一般为2.8%左右,本金翻一番需要的时间则为:72÷2.8=25.7年。
5、信托。时下信托产品非常热销,年利率大约为4.8%,购买信托产品,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4.8=15年。
但一定选择资产和资信度极强的担保公司。
6、人民币理财。除了股份制银行外,目前各国有专业银行也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以2005年2月1日建行推出的"利得盈"为例,其1年期产品的年收益为3.03%,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3.03=23.7年。
7,保险理财。近年各保险公司陆续推出带有寿险保障的理财类产品--万能寿险。具有终身保底;复利计息;缴存灵活等特点。以友邦保险万能寿险--智尊宝为例:按照当前公布的平均利率3.2%计算,本金翻一番所需的时间:72÷3.2=22.5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银行储蓄翻番的时间最长,需要40年!因此,要想实现家财的增值,就要转变传统的"有钱存银行"的老观念,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选择收益高的理财产品。以人民币理财为例,很多人认为它和定期储蓄的收益差不了一两个百分点,但你别忘了,收益高一个百分点,本金翻番的时间就能缩短15年。所以,在打理家财上应当锱铢必较,分厘不让。
中国投资理财网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4/2008 08:54:00 PM
0
comments
Labels: 開番
巴菲特简介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
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4/2008 06:12:00 AM
0
comments
Labels: 巴菲特
散戶常犯的10大關鍵錯誤
文章轉載自很久之前的smart雜志...
「股市就像非洲的大草原,主力大戶像獅子,散戶就像羊群,羊群天生就是要滿足獅子的口腹之慾。如果散戶不想當隻待宰的羔羊,就必須想盡辦法改變身分,去當隻能分杯羹的土狼吧!」
沒有投資人會自認是隻羔羊,可是如果你還無法弄清楚股市的叢林法則,一味的用自己的想像方式,就期望能在股市中有所斬獲,那麼,很抱歉,你就是隻迷途的待宰肥羊!
看過Discovery頻道吧!獅子在獵殺時,從來不是大剌剌的跑到獵物前面。牠總是伏身匍匐前進,耐心等待獵物專心吃草、失去警戒時,才給予致命一擊。這情形就像散戶平時賺到錢時,往往高興的失去戒心,去壓更多的本錢,卻忽略隱藏在滿江紅的電視牆後,虎視眈眈的眼睛。
究竟散戶常犯的錯誤有哪些呢?根據多位資深證券營業員及資深投資老手觀察,
散戶常犯的10大關鍵錯誤
一共可歸納出下列10項:
錯誤1:預設立場
今年SARS疫情嚴重時,每天報紙看到的,都是分析未來影響難以估計。即使股價已屆4000點附近的低檔區,但從融資餘額可看出,散戶仍遲遲不敢進場;反觀外資一路大買超,本土投信及自營商隨後跟進。即使所有技術指標都已顯示這是中多行情,預設立場的散戶卻直到5000多點時,才開始相信這次多頭是玩真的。
錯誤2:捨不得停損
大多數投資人都有停損觀念,不論是設定10%、15%都好,可惜執行力卻很差,總是擔心賣掉後又漲起來。事實上,抱持著買股票就一定要等到賺錢才肯賣的投資人,仍大有人在,套的最慘、損失最重的就是這些人。美其名為「長期投資」,其實是「萬年套牢」。
錯誤3:不用功、盲目追求內線消息
相信千線、萬線,不如一條內線的投資人,多半只注意打聽消息、明牌,而不願花功夫去做功課。對所投資公司的營收、獲利等基本面資料,完全視若無睹,或欠缺解讀能力。其實散戶聽到的消息大多已是第N手了,如果欠缺獨立判斷能力,早晚死路一條。
錯誤4:持股太雜
千萬別以為買了一大堆不同公司的股票,就是遵行「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安全鐵律。當你買了一缸子股票,代表的是雞蛋到處亂放,一旦黃鼠狼來偷吃時,就會顧此失彼。「狡兔三窟」聽過吧!沒錯,你又不是基金經理人,持股就別超過三檔吧!
錯誤5:倒金字塔式的投入資金
其實很多投資人不是沒在4000點的低檔買到股票,只是當時風雨飄搖,誰敢把十成資金全押在股市中,先投資個一、兩成試試單再說吧!先鋒部隊往往能嚐到甜頭,信心更加大增,漲到5000~6000點時,報紙上肯定是利多頻傳,情勢一片大好,不僅棺材本押下去,恐怕還借錢投資。檢查一下你的資金投入狀況吧!是不是漲愈多、投資愈多?像不像立足不穩的倒金字塔?
錯誤6:長短不分
本來準備做長線的,漲了30%,好像該回檔了,好,先賣等下跌後再買。結果真的下跌又開始猶豫,會不會跌更深?一旦漲過當初賣的價錢,就更捨不得追回來,心裡想怎麼可以買更貴的,於是長期投資變成短線出場。好吧!就做短線吧!一個跌停板就把你套住了,沒關係,過兩天等解套再賣。等不到呢?就從短投又變成長投。長短不分、反反覆覆是散戶的致命傷。
錯誤:7指標運用缺乏一致性
明明是因為KD出現買進訊號而進場,當KD出現賣出訊號時,不予理會,轉去注意還沒出現賣出訊號的MACD,當做說服自己多抱一會兒的支撐,結果是造成更大的損失。
錯誤8:欠缺策略
投資是要與自己的人性弱點對抗,憑個人直覺決定買賣的散戶,很容易受到盤中市場氣氛的影響,做出衝動的決定。如果能發展一套自己很信賴的進出場策略,搭配資金控制與停損機制,就不容易敗在人性上。
錯誤9:過於依賴營業員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懂,把營業員的話當成聖旨,那麼你比一般投資人,更多了兩個風險:1.營業員的良心,你不知道他的建議是為了衝他的業績,還是想幫你賺錢;2.營業員的功力,如果他真的那麼厲害,恐怕就不只擔任營業員了。
錯誤10:盤整時追高殺低
其實追高殺低不是散戶的專利,許多投資高手也是如此,只是運用的時點不同。高手會在盤整結束、有效突破壓力區時,進場追高加碼;不過散戶卻常在盤整期間內,不停的追高殺低,消耗本錢。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4/2008 05:43:00 AM
0
comments
巴菲特的建言
這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華倫巴菲特接受CNBC電視台所做的一小時專訪, 巴菲特目前已經捐了310億美元給慈善機構,他對於人生的一些見解非常有趣.
他11歲開始買第一張股票,但現在還是很後悔說他"太晚買了"!
他14歲時,就用他從小時候送報紙所賺的錢,買了一個小農場.
他雖然富甲一方,卻仍然住在奧瑪哈小鎮的一棟三房小屋內,那是他結婚50週年後所買的房子.他說他們家什麼都有了啊!
他家甚至連圍牆或籬笆都沒有!
他都自己開車出門,也沒有請司機或保全人員跟著他.
他雖然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噴射客機公司的老闆,但卻從來沒有搭私人飛機旅行過 .
他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旗下擁有63家企業.他每年只寫一封信給這些企業的總裁,把年度的營運目標告訴他們. 他從來不曾定期主持或召開會議,他給這些總裁們的守則只有以下兩點:
第1.不要讓公司的投資人虧錢.
第2.不要忘記第1點.
他不太跟群眾交際應酬.下班後主要活動就是弄一點爆米花看電視.
五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第一次跟巴菲特見面,他覺得他跟巴菲特根本沒有什麼共同點,所以他只排了半個小時跟巴菲特會談.但當他們見面後 ,一共談了10個小時,從此之後,比爾蓋茲開始變成巴菲特的忠實信徒 ,獻身慈善事業.
巴菲特不帶手機,桌上有沒電腦.
他給時下年輕人的建議是:
遠離信用卡的物慾, 多投資自己並且牢記:
1.錢是人創造出來的,但是錢不會創造人.
2.過你自己想過的簡單生活吧 !
3.別人說的話聽聽可以,但不一定要照做,做你自己覺得很棒的事.
4.別走入名牌的迷思 ,穿你覺得舒服的服飾即可.
5.與其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倒不如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6.總而言之,這是你的人生,幹嘛讓其他人來指揮你的人生呢?
===========================================
6大步驟,你也能跟巴菲特一樣選到好股票
文◎洪瑞泰口述、張國蓮整理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實績令投資人欽佩,
本文特別與《巴菲特選股魔法書》作者、以Buffett信徒自居的洪瑞泰合作,
提供活用ROE的六大應用步驟,投資人只要按部就班執行,
就能像巴菲特一樣選到好股票並便宜買進。
ROE是巴菲特最重視的指標,能維持高ROE特性的股票,才是巴菲特最終選擇標的。
高ROE就像學生每次考試都考高分一樣,
例如當A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維持在90分以上,就代表A學生具有持續考高分實力;
而B學生這次考20分,下次考50分,雖然成績比以往大幅增加了 1.5倍,
但實際成績還是不及格,而且下次還是可能再考個20分。
如果你投資期待的是長期穩定的好報酬,當然要選擇A而放棄B了。
一家企業能維持高ROE,代表從生產、銷售、經營、技術、服務、市場占有率等
各層面匯聚的綜效優異,股東因此才能獲得高額的報償,這
也是巴菲特會以高ROE為篩選股票核心的邏輯,以下我活用ROE選股的六大應用步驟。
‧ 步驟1 過去5年ROE>15%,否則不予考慮
依據巴菲特在1987波克夏年報中的提示:
高獲利公司的營業型態,不管是五年前或是十年前,通常沒有太大差別。
也就是長年高ROE的公司,不會是十年前經營紡織業,
五年前大轉彎做印刷電路板,一定是營業型態穩定,才能穩定創造高獲利。
因此巴菲特第一關會先篩選出ROE大於15%以上的公司。
回到台股上,我曾經根據財務報表統計過所有上市櫃公司,
過去五年ROE大於15%的公司,下一年度ROE仍大於15%的機率是70%,
證明巴菲特的好學生繼續維持好學生的邏輯是真理。
在高ROE的判斷上,建議以過去五年的ROE數字,
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有維持高ROE的實力,判斷依據為:
‧選擇過去五年ROE至少大於15%,若能穩定向上更佳
‧但若過去五年中有兩年<15%,或者過去五年中有一年,
而且是最近一年低於15%,則選擇觀望
TIPS:如何利用網路搜尋ROE?
以查詢中碳(1723)ROE為例
查詢1 蕃薯藤(www.yam.com)點選「股市」
查詢2 於台股代碼或名稱欄位輸入「1723」
查詢3 點選財務報表項下「資產負債表」可以查詢長期投資、固定投資、股東權益;
點選「損益表」可以查詢稅後淨利
查詢4 點選財務分析項下「財務比率分析」可以查詢股東權益報酬率(淨值報酬率)
‧ 步驟2 盈餘再投資率低於40%佳,最高不超過80%
當一家公司營運產生盈餘後,公司可以有三種運用盈餘的方法,
一是配發股息(即現金股利)給股東;
二是買回庫藏股;
三是拿去再投資。
巴菲特眼中的好學生是指配發股息愈高愈好、再投資愈少愈好。
代表公司以現有營運型態就可以不斷賺錢,而不是要靠不斷投資才能維持獲利,
這裡所指的再投資的比率就是?盈餘再投資率?。
Tips︰盈餘再投資率怎麼算出來?
盈餘再投資率是指公司把賺到的錢再投資機器設備、廠房、土地的比例。
盈餘再投資率如果是8%,表示公司每賺100元,拿去再投資的金額只有8元,
也就是有92元的盈餘留下來,這代表可以拿來配現金的錢較多,
通常盈餘再投資率低於40%是我們所喜愛的,大於80%就算偏高了。
換句話說,盈餘再投資率也是資本支出占盈餘比率,
以賣苯與瀝青的中碳(1723)為例,計算其盈餘再投資率為-3%,
意指不用增加資本支出,每年稅後淨利卻能穩定上揚,
表示中碳的營運模式不用靠股東年年花大錢買機器設備,就能年年幫股東大賺錢。
這種不用股東心煩的好學生,當然值得關注,
因此看完ROE後,第二步驟就應接著看盈餘再投資率。
‧ 步驟3 高盈餘再投資率,須搭配高獲利成長
前面提到要找盈餘再投資率愈低愈好,但並非盈餘再投資率高就沒有投資價值。
如果是高盈餘再投資率就必須搭配高獲利成長,才能繼續支持高ROE,
目前我看到符合這項特質的公司有鴻海(2317)與波克夏,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雙率都高的公司其實是罕見的特例。
因為我認為沒有永遠成長的公司,投資此類公司每年都必須確認其高成長性是否持續,
如果無法持續,當它往低ROE方向發展時,投資人就應該捨棄它,
而如果是往高ROE與低盈餘再投資率的方向靠攏,就可以長期繼續投資。
再以台塑三寶為例,他們的盈餘再投資率都大於100%,
但還是每年配現金給股東,我詳細了解後,發現他們配給股東的現金是跟銀行借來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就會比較持保留與觀望的態度。
‧ 步驟4 經久不變、獨占、多角化至少具備一項
巴菲特說,如果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10年以上,
那最好連10分鐘都不要擁有,在買之前想想好股票特質,
先看看過去10年這個特質有沒有改變過,
如果沒變,未來改變的機率就較低,維持穩定獲利與高ROE的機率就高。
巴菲特認為好公司的特質包括經久不變的產品、獨占/名牌/高市占率以及多角化能力強。
銷售產品經久不變,是可以常常維持高獲利的重要特徵,
因為變化不大,原先優勢就容易保持,可口可樂、刮鬍刀、巧克力、珠寶等都是例子。
此外,獨占與名牌等特許行業是巴菲特的最愛,例如電信股、LV等。
挑特許行業最高的境界是買進連白痴都會經營的公司,任誰來當CEO都不會變,
中鋼(2002)就是最明顯例子。中鋼這幾年換了幾任董事長,都非常賺錢,
這都歸功於景氣好、全體員工效率、以及在台灣鋼品市場幾近壟斷的地位。
至於具有極強的產品升級能力或多角化能力,就能克服產品快速更替的危機,
並抓住新產品獲利契機,維持高ROE。
我認為台灣電子公司中多角化能力的強者首推鴻海、明基(2352)。
鴻海從連接器做到機殼、主機板,再到手機、PS2,營收也從1991年上市時的23億元,
直線上升到2003年的3277億元;明基從鍵盤、監視器,做到液晶螢幕、光碟機、手機等,
營收從1996年上市時的275億元,上升到2003年的 1087億元。
相反的例子就是鑽全(1527)。鑽全具備過去五年高ROE以及低盈餘再投資率兩大條件,
但是單一客戶比重占營收高達80%以上,就不符合多角化的條件,
單一客戶若有變化,對於獲利具重大影響,這裡永遠都是個問號,因此我把鑽全列為觀望。
‧ 步驟5 上市未滿2年且年盈餘低於新台幣5億元不碰
這兩個條件可以過濾掉一些可能早夭或作假帳的公司,
就像一個人一定要長到一定年紀(年盈餘)才算轉大人一樣,
而以年盈餘代替股本或市值來篩選出大型股,也可以避開不賺錢但股本大的公司,
可以有效避開地雷股。
‧ 步驟6 本益比12倍買進,變貴、變壞賣出
依據步驟一至五篩選出合適的標的後,接下來就是要找到便宜的買點才進場,
並在它變貴、變爛或有更好的標的出現時才賣出。
買點:本益比小於12倍
依據巴菲特選股要求至少稅前報酬率10%(稅後約6.5~7%)的標的,
代表巴菲特認為本益比(P/E)低於10~15倍的股票可以考慮買進,當然愈低愈好。
回到台股上,因為幾十年來一年期定存利率大概6.5~7%,
所以我設定本益比12倍是便宜,大於40倍就算貴。
買股票的原則只有一條,即等便宜再買,便宜是指12倍本益比以下,當然能買到愈低愈好。
在2004年8月,很多股票的本益比都跌到八倍以下,是過去15年來最低的記錄,這是很好的機會。
◎如何計算便宜買進價位?
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以此為投資報酬率的倒數,
以1元投資有10%的稅前報酬率,本益比=1/10%=10倍,
以1元投資有6.5~7%的稅後報酬率,代表本益比為14~15倍(1/6.5%~1/7%)
以億豐(9915)為例,估算便宜買進價位:
1.過去5年平均ROE為34%
2.經過微調後以33%為未來最可能的ROE(參考平均ROE)
3.然後以ROE乘以最近的淨值來計算預估的EPS
EPS=33%×13.7≒4.5
4.買進價=預估EPS×買進P/E 12倍 =4.5×12=54(元)
目前億豐股價47.3元,小於買進價,可以買進
賣點:ROE<15%、或P/E>40倍
當股票變壞、變貴了,投資人當然就該賣出,所謂變壞,就是指ROE掉到15%以下;
所謂變貴,就是指P/E漲到40倍以上。
巴菲特在1987年報表示,「當一家公司被高估時,會把它賣掉,買更被低估或比較熟悉的。
但我們不會只因股價的上漲,或已經持有一段時間而賣股票。
我很願意無限期持有一家公司,只要它的ROE令人滿意,
管理階層能幹且正直,以及股價未被高估。」
Posted by
2007 Investment
at
1/04/2008 05:26:00 AM
0
comments
Labels: 巴菲特